以科技创新驱动蓝色未来
来源标题:以科技创新驱动蓝色未来
海洋覆盖了全球70%以上的面积,但目前只有5%的区域被人类探明。海洋科学日益成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更好地探索海洋、保护海洋、利用海洋,成为科学家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日前,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海洋科学与发展平行论坛上,围绕“推动海洋科学发展、共促国际合作交流”主题,中外科学家聚焦深海生态、碳汇机制、地质演化与国际合作等前沿议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合作实践,呼吁深化拓展国际科技合作,共同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
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目前海洋只有5%的区域被人类探明。”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秘书长潘晓东致辞时说,“近年来,我国加强海洋基础研究和海洋科学装备研发,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成果。我国研制成功‘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深潜器、‘海斗一号’无人潜水器,‘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梦想’号大洋钻探船等,极大提升了中国深远海科学研究和探测能力,拓展了海洋科学研究的新领域。”
不仅如此,我国通过实施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成功发起或牵头实施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全球深渊深潜探索等大科学计划,推动新一轮国际大洋钻探计划,一大批中国学者逐步走上国际舞台。
潘晓东表示,下一步,要强化海洋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大力支持海洋基础研究,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深化海洋领域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为认识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兰玉杰指出,海洋科学正加速迈入大科学时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布局,推动青年人才培养和多学科协同,深化国际大科学计划与联合攻关,推动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
探索深渊需把实验室“搬到”海底
众所周知,上世纪70年代,著名的美国载人潜水器阿尔文对于海底的热液烟囱以及热液极端生命的发现,可谓震惊世界。这一发现,极大拓展了人类特别是科学界对地球上极端生命的认知。不过,地球上还存在着比深海热液更加极端的环境——超过6000米的深渊区域。相比热液而言,深渊有更高的极端的静水压力,也有着更加活跃的地质活动。
那么,万米深渊海底,是否是生命禁区?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杜梦然给出了否定答案。“随着深渊调查的开展,我们发现并非如此。深渊生命在这里练就出十八般武艺,适应极高端的压力,以及这里不太稳定的地质环境。”刚从南半球咆哮西风带的航次回来,杜梦然很开心能在平静的地面分享交流相关研究。
中国对于深海深渊的探索从未停止脚步。在科学技术部支持下,经过十余年努力,我国先后研发出三代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的“蛟龙”号、4500米级的“深海勇士”号以及万米级的“奋斗者”号。
2022年中国科学院部署启动“全球深渊深潜探索计划”。截至2024年底,我国科学家已完成8条全球主要海沟深渊的载人深潜科考,创造多项世界载人深潜作业和科考新纪录。
“随着不断进入深渊,我们发现传统的海洋调查方式尤其是把样品取样带回实验室分析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对这种极端条件下生命过程进行研究的需求。因此,我们决定把实验室‘搬到’海底去。”杜梦然解释说,目前,科研人员能在深渊深海原位实现关键溶解气体和衡量金属的分析,也能通过把探针插到沉积物之下,获得关键化学参数的剖面。科研人员也能进一步在深渊万米的原位进行同位素示踪试验,帮助人类认识有机质降解碳的动力学机制。
除了这些研究需求外,杜梦然开展的另一项工作是给载人潜水器安装上一个智能大脑。以往下潜依赖于下潜科学家的经验,来识别一个未知环境的生物或地质目标。如今通过大数据训练,就能让任何背景的科学家在下潜过程中,都能认识到未知海域所蕴藏着哪些全新的、未知的生命和地质目标。
“我们研制了一套能长期驻留在深海深渊海底的原位实验室。它可以在深海深渊底部驻留半年以上,自带电源可根据预设程序进行自主实验。它也可以根据所携带的传感器获得的参数来智能调节实验,以满足长周期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需求。”杜梦然说。
深海开发和生态保护并非相互冲突
向海深更深处进发,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海洋、经略海洋。不过,深海也面临着来自于自然和人类的双重挑战。
“全球增温可能带来海水的酸化,这种增温和酸化如何向深海挺进、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依然是未知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家彪坦陈,在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阶段,我们可能无法避免开发深海资源。
需要指出的是,深海是锰、钴、镍等重要的金属元素富存区域,但开采深海资源可能带来巨大的环境挑战,噪声、光污染以及废水、尾矿的排放等都是人类要特别关注问题。
“如何在保护海洋和开发海洋之间保持一个平衡,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陈旭光说,深海蕴藏着几千亿吨的矿产资源,它既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支点,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目前,世界各国竞相在深海采矿工程技术装备领域取得突破,许多国家已初步掌握了完整的深海采矿技术装备体系,也有不少国家已完成原位的海试。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从跟跑到并跑,先后研发了多款代表性的深海采矿技术装备,为深海采矿贡献出中国方案。
在深海采矿不断走向商业化的过程中,生境保护成为大家最关心,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将环境保护视为最核心的责任,通过制定规章制度、研发环境保护技术装备等,来探索深海开发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长期从事深海矿产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的陈旭光坚信,深海开发和生态保护绝对不是相互冲突、相互制约的,相反,两者是深度融合、相互增益的共生关系。
比如,在深海矿产开发过程中,科研人员可以让二氧化碳更好地封存在深海海底,来实现二氧化碳的深海封存,从而助力全球的碳减排计划。与此同时,深海采矿水下装备也可以支撑环境监测保护装备的研发和稳定运行……这些一举多得的开发理念,正是深海矿产开发赋能海洋环境保护的集中体现。
值得关注的是,科研人员还借助深海采矿的轮船、管缆和矿车系统,将液态二氧化碳从水面输送至海底,让它作为海洋矿产开发的留存介质。这样在保持深海矿产开发高效率的同时,能让二氧化碳形成稳定的水合物附存灾害地。这样就使深海矿产开发和深海碳封存的协同并进、共同发展。
不过,深海的作业扰动有可能形成大规模的羽状流。这些羽状流可能会生成扩散,威胁生态环境。“鉴于深海采矿可能引发的生态危险,我们从绿色藻类中提取成分,它可以和羽状流的细小颗粒快速地蓄积成团,形成大量的絮团快速地沉积到海底。”陈旭光解释说,这样就能制约减缓海底产生的羽状流对海底生态的危险和威胁,抑制深海采矿对海底生态的威胁,让海底告别类似于雾霾的威胁,守护海底生态。陈旭光透露,相关工作已经通过“蛟龙”号在海底原位进行了海试验证。
合作是科学发展的底色
“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兰玉杰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已与54个国家和地区的106家科研支持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国际合作网络覆盖全球,并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持续推动联合国“海洋十年”和中国大洋钻探国际合作计划,在深海动力学、海洋碳循环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全球首个万米海深的海洋生态系统图谱等。
合作是科学发展的底色,交流是科技进步的桥梁。深海生境的探索更是如此。李家彪说,在深海生境空间里,可能有100万个新物种会被发现。从最近几次深潜获得的新物种来看,他认为这种估算并不夸张。
深海生境大多在海平面4500米以下,是人类目前对海洋环境认知最少的区域。基于此,2023年,我国在联合国框架下发起首个深海生境领域大科学计划——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大科学计划,面向全球开放。未来10年,该计划将聚焦深海生境中最易受到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扰动的部分,包括海山、洋中脊、海沟、深海平原和极地,提升对深海典型生境的观测、模拟和制图能力,将利用先进技术开展深海科考,构建智能观测系统,促进数据和样品的共享。
李家彪解释说,这个项目是希望推动对深海不同生境的认知发展,以及探索发展深海生境的新技术。简单来说,该项目是帮助人类理解在自然和人类的影响下,深海生境的韧性和脆弱性在哪里。
如同李家彪所言,开展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大科学计划,单一的研究机构、单一的国家很难完成,必须要构建一个全球网络。目前,有比较多的国家和区域参与这项工作。
杜梦然以刚完成的中国-新西兰普伊斯哥海沟载人深潜联合科考为例,分享了全球海洋治理的感受。
这个航次有来自新西兰、德国、法国、丹麦、巴西等8个国家参与。科考团队在极恶劣海况下完成32个潜次任务,创造了75小时5潜次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观察到了大量新奇的生命和地质现象,采集了一批珍贵的深渊样品。
“下一步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我们的‘朋友圈’,让更多国家、科学家一起系统性地开展全球37条深渊的研究,去破解深渊的地质环境和生命演化之谜。”杜梦然说道。
论坛由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邀请了李家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非洲和邻近岛屿国家分委会主席库阿迪奥·阿菲安,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戴民汉,欧洲大洋钻探研究联盟主席吉尔伯特·卡莫因,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彭晓彤和全俄世界海洋地质与矿产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格尔曼·莱钦科夫作主旨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翦知湣主持青年圆桌会谈,邀请来自中国、意大利、日本、泰国等的青年科学家围绕“纵论海洋未来,共创蓝色星球”进行交流研讨。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全国涉海省份科技管理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等200余位代表参加论坛。
标签:
相关阅读
-
新计算单元能模拟电子神经元和突触行为
来源标题:新计算单元能模拟电子神经元和突触行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研... -
新一代超薄光帆具有高反射率有助实现高...
来源标题:新一代超薄光帆具有高反射率有助实现高速太空旅行通过将... -
受蜜蜂启发 可控飞行的最小无线机器人问世
来源标题:受蜜蜂启发 可控飞行的最小无线机器人问世美国加州大学... -
以科技创新驱动蓝色未来
来源标题:以科技创新驱动蓝色未来海洋覆盖了全球70%以上的面积,但... -
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新路径
来源标题: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新路径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 -
构建全球创新生态新范式
来源标题:构建全球创新生态新范式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获得最好...
精彩放送
-
新计算单元能模拟电子神经元和突触行为
来源标题:新计算单元能模拟电子神经元和突触行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研... -
新一代超薄光帆具有高反射率有助实现高...
来源标题:新一代超薄光帆具有高反射率有助实现高速太空旅行通过将... -
受蜜蜂启发 可控飞行的最小无线机器人问世
来源标题:受蜜蜂启发 可控飞行的最小无线机器人问世美国加州大学... -
以科技创新驱动蓝色未来
来源标题:以科技创新驱动蓝色未来海洋覆盖了全球70%以上的面积,但... -
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新路径
来源标题: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新路径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 -
构建全球创新生态新范式
来源标题:构建全球创新生态新范式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获得最好... -
5G-A助力人形机器人“加速跑”
来源标题:5G-A助力人形机器人加速跑走进会议大厅,咨询台接待来访... -
折叠屏手机销售火热 产业链上下游积极扩产
丁 蓉近日,华为首款阔折叠屏手机Pura X正式开售。《证券日报》记... -
“东数西算”新支点 “中国算谷”正崛起
贾 丽随着全球AI算力需求爆发性增长,中国西部悄然崛起一座绿色智... -
人工智能大模型激烈比拼 纵深开拓应用...
郑萃颖3月31日,文小言(原名文心一言)完成品牌焕新与功能升级,宣布... -
体育经济“跑”出消费新场景
熊彦莎草长莺飞,春意盎然,又到一年跑马季。3月30日,上海、杭州、... -
克难攻坚 国盾量子深深扎根量子科技产业化
如何保证通信的安全性?怎样突破现有经典计算机的算力上限?更高水平... -
美的集团发力人形机器人赛道
美的集团近日发布的公告披露,计划回购股份资金总额不超过100亿元且... -
5G-A助力人形机器人“加速跑”
崔 爽走进会议大厅,咨询台接待来访的是机器人,咖啡桌前制作咖啡... -
雪落有声!吉林打造冰雪经济发展新高地
阳春三月雪,润物亦有声,吉林省2024 2025雪季迎来收官时节。据测... -
“人工智能+”,央企咋布局?
为更好拥抱人工智能,国务院国资委部署实施中央企业AI+专项行动。中... -
杭州试点打造国家级数据“高速公路”
4月1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杭州市试点项目正式启动,... -
人工智能新模型可精准预测雷击引发野火风险
以色列巴尔伊兰大学3月31日发布公报说,该校研究团队联合多所高校,... -
3月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新看点
3月,人工智能(AI)领域持续风起云涌,大模型竞争加剧,行业应用向纵... -
《易达威学术微课堂》首期录制圆满启动...
2025年3月——由易达威学术出版社打造的公益栏目《易达威学术微课堂 -
琼港澳签约合作构建“黄金旅游三角区”
琼港澳旅游发展战略合作交流座谈会暨签约仪式1日在海口举行。海南省... -
杭州试点打造国家级数据“高速公路”
4月1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杭州市试点项目正式启动,... -
上海推动主题公园矩阵提质升级 "快乐经...
近日上海举办旅游发展大会部署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 -
找增量转动能,湖南构建工业增长“第二曲...
大地回春,万象更新。在制造业大省湖南,走进一个个工厂车间,产业... -
雪落有声!吉林打造冰雪经济发展新高地
阳春三月雪,润物亦有声,吉林省2024 2025雪季迎来收官时节。据测... -
海南离岛免税提货新规实施两年 购物总...
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自2023年4月1日海南离岛免税提货新规实施至202... -
多举措促发展 重庆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发...
作为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重庆市立足自身资... -
寒区试车:让“冷资源”点燃“热引擎”
从北京向北飞行2个半小时,落地后驱车3个小时,便到了内蒙古自治区... -
辽河油田丰富AI大模型应用场景
记者3月31日从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获悉,由该公司科技信息部、企管... -
“甘”牌寒旱农业成果“落地生金”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长期以来单产水平不高,... -
东风汽车博物馆在湖北十堰开馆
3月26日,中部地区首座以汽车工业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东风... -
广汽丰田玩转新媒体背后,不仅仅是流量...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社交媒体已成为车企必争之地。最近一个月里,社... -
广州车企抢占智能出行生态高地
在3月28日—30日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各方专家学... -
跳出无序竞争 汽车业要变“抢蛋糕”为...
韩忠楠国内汽车产业无序竞争问题突出,已引起各方高度关注。近日,... -
2025年3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4.6%
3月3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3月,中国汽车经... -
市场规模UP!中国“多点发力”推动新能...
正在北京举办的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相关负责人表示,中... -
动力电池产业要居安思危
我们国家在动力电池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发展,但其他... -
汽车消费政策透视:短期激活市场 长期...
在当前经济形势之下,汽车消费领域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发力点... -
小米通报“SU7高速碰撞爆燃”细节
4月1日午间,就小米SU7高速上碰撞爆燃事件,小米公司发言人官微发文... -
广汽本田新能源工厂投产 首款纯电动车...
2025年3月26日,广汽本田开发区新能源工厂正式投产,首款纯电动车型... -
凝聚32年时尚力量 真维斯再获亮眼成绩
3月28日,在刚刚落幕的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春季)上,国民服装品牌真... -
LVMH任命腕表部门新CEO
LVMH任命腕表部门新CEO日前,LVMH 集团正式任命Jean-Christophe B... -
利润增长超70% 昔日“女鞋王”归来?
近日,达芙妮国际(以下简称达芙妮)发布2024年业绩公告。在2023年业... -
重塑消费端,新老珠宝品牌交相辉映
买黄金也要排队?这种现象,从今年元旦以来持续出现在豫园商城。作为... -
匠心意蕴 瑰彩绽放 BVLGARI宝格丽“珍...
3月29日,意大利珠宝世家BVLGARI宝格丽珍品鉴赏高级珠宝及腕表展于... -
第十四届“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初...
3月23日,第十四届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初评于北京举行,经过3月2... -
温柔清雅 “浅春系”穿搭有点甜
明媚春季穿什么踏青?记者留意到,浅春系穿搭正流行。据了解,这种独... -
纺织行业加速“智”变
核心阅读纺织行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 -
平均店效超越国际奢侈品 老铺黄金如何...
老铺黄金交出了上市后的首份年报。3月31日,老铺黄金发布2024年业绩... -
资生堂求解医美赛道
医美赛道会是资生堂的解药吗?4月1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资生堂推出... -
保粮安 助春耕 | 国投罗钾在云南曲靖...
创新赋农 绿洲同丰3月25日至27日,国投罗钾联合四川邦力达在云南曲 -
【以汗水润绿,让希望扎根】少室山武术...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播种希望的好时节。2025年3月12日植树节, -
智启云川:开启AI算力轻资产时代,助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AI大模型的快速迭代,对算力的... -
链接全球机遇,赋能跨境人才——2025职...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体系深刻调整的背景下,2025职场无界中美 -
2025年龙江服务消费季暨乳制品展销节盛...
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大力 -
2025中关村论坛见证:禾美生物与一轻控...
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盛大启 -
怎么选择合适的跨境出海服务商?我们测评...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扬帆“出海”,跨境服务商的重要性也与日俱... -
北斗技术加持,UniStrong 智能挖掘机系...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工程建设领域也正经历着一场智能化变革。... -
【一起跑一场,一起喝一杯】凤鸣未央,...
3月29日清晨,西安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内春意涌动,三千余名跑友 -
水井坊战略迭代 治愈消费者的酒桌焦虑
3月的成都糖酒会,空气里飘着酒香与火锅味。在这个已成为消费者与行 -
阿里妈妈联合益普索重磅发布《2025向新...
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临界点的今天,商业世界正经历一场静默却深刻的范... -
2025大连大樱桃品牌发展大会盛大启幕
2025年3月28日,以“创新驱动、渠道布局、品牌升级、高端引领”为主 -
三生有幸 感恩有您 | 小茅生日主题活...
岁月如旅,步履不停。2022年3月31日,初出茅庐的小茅与大家第一次见 -
问界新车引爆市场,广发卡以绿色金融助...
鸿蒙智行日前开启问界新款车型M8系列、M9 2025款预售。消息一出,短 -
破局出海隐形门槛!Pattern栢藤全链路助...
中国 · 广州,2025年3月26日由全球电商行业领军企业Pattern栢藤 -
老板电器AWE首发"光焱金钢舱",定义洗碗...
在消费升级与健康意识觉醒的双重驱动下,洗碗机正从“解放双手”的... -
智驾时代,传祺向往吹响进击号角
在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汽车产业的当下,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着百年未 -
广西凌云万亩李花进入盛放期 农旅融合...
来源标题:广西凌云万亩李花进入盛放期 农旅融合促振兴近期,广西... -
商务部:前2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4.9%
来源标题:商务部:前2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4 9%3月25日,商务部召... -
抢“鲜”生意手慢无 云南鲜花香飘世界
来源标题:抢鲜生意手慢无 云南鲜花香飘世界博鳌亚洲论坛一直致力... -
陕西专门立法加强黄帝陵保护 4月1日起施行
记者日前从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获悉,《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 -
一站式康养+旅居养老+陪诊服务 “银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3 1亿人,占全国... -
农业农村部推出“美丽乡村游”60条精品...
3月25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美丽乡村休闲旅游春季精品线路和精品景点... -
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 今年消费市场...
3月25日,商务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商务部将协同... -
文化中国行 | 一半诗意,一半烟火 这...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的肇兴侗寨,始建于北宋,是... -
新疆多地遭遇降雪降温天气 各部门多举...
从3月25日开始,新疆北疆多地迎来今春最强降雪降温天气,各地农业部... -
超级三月燃动香港国际机场,共赴全新品...
三月的香港,海风裹挟着艺术与活力的气息扑面而来。从巴塞尔艺术展 -
“春赏花、秋食果”沉浸式感受神州大地...
春日景盛,姹紫染红。在河北石家庄的石津灌渠文化公园,近百株早樱... -
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直击:家电尝...
作为全球家电及消费电子领域的风向标,2025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 -
高层论坛2025|以高质量数据促进人工智能...
张晓洁、严赋憬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24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 -
瞭望 | 原子级制造驱动未来产业
原子级制造将当代化学从分子到分子的合成,直接转变为从原子到分子... -
新品密集发布 人形机器人加速产业“进化”
原地侧空翻;踩滑板车、玩平衡车、骑自行车;拥有更加聪明的任务规划... -
我国首次实现上万公里星地量子通信
3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消息,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微纳... -
智能公共设施“失能”谁来管
AI跑道、智能骑行、充电座椅……为了给游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
“太空如厕”为何是个科学难题
美国耐力号载人龙飞船日前因厕所中的一个爆破盘破裂,导致飞船与国... -
“人工智能+”助力消费焕新
智能房间依据主人的指令进入影院模式,自动驾驶车辆载着乘客前往目... -
博鳌热议:捅破手机行业天花板的会是机...
当手机公司开始造机器人,是不是人手一个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了?... -
全球首款电池供电的可穿戴经颅磁刺激设...
来源标题:全球首款电池供电的可穿戴经颅磁刺激设备研发成功记者3月...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将举行20余场配套活动
来源标题: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将举行20余场配套活动3月25日,记者在... -
新型光电子芯片能效和带宽创纪录
来源标题:新型光电子芯片能效和带宽创纪录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 -
3D细胞培养系统助力新药开发
来源标题:3D细胞培养系统助力新药开发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维也纳医... -
火星上发现长链有机分子
来源标题:火星上发现长链有机分子由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导的国... -
晶体“仓库”实现高剂量长效给药
来源标题:晶体仓库实现高剂量长效给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师设计... -
干细胞疗法恢复脊髓损伤者运动能力
来源标题:干细胞疗法恢复脊髓损伤者运动能力据日本放送协会网站近... -
太空生物研究为农业变革提供全新可能
来源标题:太空生物研究为农业变革提供全新可能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 -
首个国产大豆全生命周期器官发育“时空...
来源标题:首个国产大豆全生命周期器官发育时空图谱绘制记者3月24日... -
国产家电成“顶流” AI傍身站“C位”
早起到厨房,灶台上的机械臂已协同智能家电,做好了热气腾腾的早餐;... -
构建“气象+大语言模型+5G+机器人技术”...
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今年气象日主题为: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 -
国务院国资委:深化央企“AI+”专项行动
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进一步提速加力。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 -
加码AI医疗 蚂蚁集团升级三大产品体系
蚂蚁集团对AI医疗产业布局提速。近日,蚂蚁集团对外公布了其在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