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三大业务暴露风险 今年一季度IPO终止5单
夹杂着监管层的通报与2020年报发布,海通证券(600837.SH)结束了今年一季度。
今年3月24日,海通证券公告证监会上海监管局(以下简称“上海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事先告知书。7天之后,海通证券也公开了2020年报。
告知书中,海通证券被责令1年内每3个月开展一次内部合规检查、12个月内暂停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债券投资顾问业务;海通证券的子公司上海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通资管”),被责令12个月内暂停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提供投资顾问业务、6个月内暂停新增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备案。
该监管措施,暴露了海通证券资管和投行业务间的风险漏洞。无独有偶,海通证券在2020年报中披露,其融资租赁业务相关的信用减值增加。从资管到投行,再到融资租赁,海通证券多个业务似乎陷入低谷期。
资管业务或远离第三梯队
海通证券一系列的通报,祸起永煤债。
2020年11月,永煤控股因债券未按期足额兑付,被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启动调查。之后,协会将相关线索移送到央行、证监会,并通报调查内容。
监管者掀开了桌下交易的一层布,布底下滋生的“勾兑”大白天下。今年1月,协会公告永煤债交易者之一的海通证券存在违规行为,即海通证券向下属公司和作为投资顾问管理的资产计划下达交易指令,协助发行人在发行环节购买自己的债券。
比对上海证监局和协会的通报,海通证券参与债券的违规行为,被大致勾勒出来。首先,海通资管发起资管产品,永煤控股在海通证券的指令协助下买入。其后,资管产品认购永煤债。因为上海证监局在通报中明确提到“债券交易”,所以有可能是海通资管后续质押了所持的永煤债,来融出部分资金。
整个过程,永煤控股确保了债券顺利发行,海通资管做大了管理规模。不过,该模式实质是融资人进行“自我循环”,一旦无法偿付,引发的连锁反应将极大影响市场。
同时,通报中海通资管的投资顾问业务也深陷其中。券商资管的投顾业务,兴起于2018年,模式是私募基金公司以券商名义发行定向资管产品。一般而言,这些私募基金公司都在初创阶段,因此需借助券商资管强大的募资能力,券商资管也借机壮大规模。募资后,私募基金公司操盘产品,券商资管负责辅助运作。
不过,通报显示海通证券直接向投顾业务的资管计划下达交易指令,海通资管也被责令12个月内暂停相关的投顾业务、6个月内暂停新增私募资管产品备案,或导致其本就下滑的管理规模“雪上加霜”。
截至2020年,海通资管的管理规模为2444亿元,其中定向资产管理规模1302亿元,占比达53.27%。实际上,海通资管的管理规模自2018年以来不断下降,2018年至2019年分别为2944.43亿元、2583.74亿元。
根据Wind统计,2020年券商资管的管理规模排名,中信证券以13664.01亿元位居首位,第二梯队的华泰证券、招商证券、国泰君安、中银证券等均超过5000亿元。海通证券所在的第三梯队,中信建投、广发证券也均超过3000亿元。
对此,《投资者网》就监管层的决定是否会影响资管规模等问题,拨打海通证券董秘姜诚君电话,其表示问题将转交给证券事务代表,但之后《投资者网》联系证券部,对方说会与董秘沟通。之后海通证券一直未予置评。
今年一季度IPO终止5单
债券风波的余震,也暴露了海通证券投行业务的风控缺失。
上海证监局的通报显示,海通证券投行业务内控存在漏洞,包括债券承销与资管业务缺少有效隔离、利益冲突审查机制存在缺失等。实际上,除了债券承销,海通证券的股权承销,尤其IPO保荐业务,近期也陷入材料撤回风波。
根据Wind,今年一季度共有5家海通证券保荐的IPO企业终止审查,包括联动科技、开创环保、朝阳微电子、上海建工建材、中超新材料等。截至2020年,海通证券境内IPO融资及储备项目有25个。
以联动科技为例,该企业主营半导体测试领域的设备,拟科创板上市。今年3月11日,联动科技与海通证券向上交所提交了IPO撤回申请。之前一周,联动科技的问询与回复函刚被披露,联动科技就股权转让、研发费用、存货、募投项目等13个问题做了说明。
不过,事态很快出现反转。离撤回材料刚过一周,证监会广东监管局就公告,联动科技于今年3月19日在广东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Wind显示,本次联动科技IPO的保荐机构仍是海通证券。
从资管业务到投行业务,海通证券陷入一个低谷期。资管业务的管理规模逐年下降,而且或因暂停相关业务逐渐远离第三梯队;投行业务的IPO保荐撤回多个项目,债券承销被通报。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层的通报中,反复提到海通证券的内控漏洞。其中,海通证券与海通资管,投行业务与资管业务,缺乏有效的隔离。
根据2020年报,海通证券对风险管理工作实行垂直管理,即各子公司的风控纳入统一体系。海通证券的首席风险官杜洪波,报告期内税前报酬达390.95万元,超过董事长周杰和总经理瞿秋平。
融资租赁业务面临双重压力
2020年,海通证券营业收入382.2亿元,同比增长9.64%;净利润108.75亿元,同比增长14.2%。
业绩增长,有资本市场的交易活跃因素。不过,海通证券2020年信用减值损失45.86亿元,同比增长61.07%,占同期净利润42.17%。对此,海通证券归结于“应收融资租赁款减值损失增加”。
所谓应收融资租赁款,是指出租固定资产而应向承租人收取的各种款项。截至2020年,海通证券应收融资租赁款的余额为484.11亿元。
实际上,海通证券的融资租赁业务,主要平台为港股上市的子公司海通恒信(01905.HK)。2020年,海通恒信年度溢利11.16亿元,同比下降17.64%,并称受新冠疫情影响采取更审慎的风险计量措施,且“预期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报告期内,海通恒信的预期信用损失19.18亿元,同比增长50.7%,其中应收融资租赁款为12.66亿元。而企查查显示,今年以来海通恒信约有20起因融资租赁合同起诉他人的案件。
值得注意的是,海通证券在2020年报中披露,其将部分应收融资租赁款证券化,即把应收融资租赁款作为底层资产,设计成资产支持证券,出售给特定投资者。
这意味着,若不能收回应收融资租赁款,海通证券要面临双重压力,一面是信用减值影响业绩,一面是向相关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者兑付本息。
就上述问题,《投资者网》向海通证券方面求证,一直未获有效回复。(思维财经出品)《投资者网》蔡俊
相关阅读
-
海通证券三大业务暴露风险 今年一季度I...
夹杂着监管层的通报与2020年报发布,海通证券(600837 SH)结束了今... -
融资优势明显却增收不增利 信达地产中...
在A股上市的众多地产公司中,信达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信达地产,6... -
一季度“另类”罚单背后销售误导是顽疾...
普华永道近日发布的保险行业监管处罚分析指出,一季度,银保监会及... -
持牌消金机构竞争加剧 业绩现两极分化态势
截至4月11日,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披露2020年业绩的持... -
7家期货公司净利同比增超100% 永安期货...
截至目前,已有35家期货公司去年经营情况披露。近日,《证券日报》... -
605117德业股份中签查询 中签号码共有38,401个
根据《宁波德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初步配售结果...